汴京风雨下西楼_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3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朝云点点头,从书桌前走出来,拉着姐姐到边上的小榻上坐下。

    “我来也没其他事,但只一件大事要告诉你。”

    “?”朝云眨眨眼。

    “我也是刚知道,你可不许同别人讲哦!”

    “?”朝云又眨眨眼,张了张嘴,以告诉朝烟,就凭她现在的嗓子,想跟人讲都难。

    朝烟心领神会,凑到她耳边说:“俞娘子产下的皇子薨了,姨母特地赶在消息传出来之前派人跟我们讲的。”

    朝云便又眨眨眼。她也凑到朝烟的耳边。以她今日的嗓子,如强要跟人说话,只得凑到人耳朵边上用气音讲话。她问道:“姐姐,俞娘子是哪个?”

    朝云告诉她:“就是宫里头常跟表姐在一块的那位娘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是苗娘子吗?”

    “苗娘子之外还有一位娘子,就是俞娘子。上回到表姐那里去,那个大着肚子的就是俞娘子。去岁夏日,我们入宫时,她还给你吃生淹水木瓜来着。还记得吧?”

    “哦!”朝云想起来了。她还记得生淹水木瓜的味道,也记得这位俞娘子对她甜甜的笑。

    她生下的孩子死了,朝云心里为她难过。

    朝烟摸了摸她的头。

    “兹事体大,不可与人道。但你也别当做太大的事,心里知晓便行了。”

    朝云点点头。

    然后拉着姐姐从小塌上下来,走到书桌边,把桌上的一本小册子拿给朝烟。

    “诗!”站在地上了,她便够不着姐姐的耳朵了,只能勉强说出一个字,告诉姐姐这是什么。

    这蝴蝶装的小册子不薄不厚,翻开一看,里头全是朝云的那手不太工整的字。

    这是她手抄笔录的诗本。

    这几日朝云常常待在小书房里,就是在忙这件事。

    诗本里头的诗当然不会是朝云自己写的,她虽是个聪慧的姑娘,却无吟诗作赋的才情。况且年纪还小,远不到自己写诗填词的时候。她抄录的诗,都来自于她摊了一书桌的名家诗集、词集。

    朝烟随便看了几首,尽是《饮马长城窟行》、《木兰诗》、《从军行》、《凉州词》一类的出塞诗。

    最新抄的那一首,是许浑的《塞下曲》。

    “夜战桑乾北,秦兵半不归。朝来有乡信……”还有一句“犹自寄寒衣”尚未抄上。

    朝云从小就喜欢这些诗,在连字都还不会写的时候,高适的《燕歌行》已经能倒背如流了。

    朝烟不晓得为什么妹妹这么个姑娘家会偏爱这些诗作,趁着这几日抱病,不必上范教授的课,日夜不息地在这里翻各朝诗集。

    “姐姐!”朝云拉拉朝烟的衣袖,让朝烟把耳朵凑下来,她好说话,“都是我自己抄的。我要把喜欢的诗都抄在一本上!”

    话中不乏炫耀自己本事之意。

    “你这人,范教授那里好端端的课不上,教授让你背的诗不读,偏偏自己给自己找辛苦。”朝烟笑了,把她那诗本子放回去。“今儿去马行街,我也买了点吃食回来。晚膳到我那里来吃吧,有你爱的旋炒银杏。罗江说今天厨房进了只活兔子来,等你咽痛止住了,再叫人给你做炒兔吃。”

    山水李家的口齿咽喉药是汴京城里家喻户晓的。不仅名气大,药效也好。

    三天的药吃下去,朝云不仅能说出话来了,咽喉也不疼痛了。

    李朝烟信守她说过的话,叫厨房给妹妹做了一道炒兔肉。

    这日姐妹俩正凑在一起吃饭呢,父亲李诀忽地到了山光阁。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